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动态 详细

在老旧院落 建立真实联结 | 常嫽嫽 院子故事第1期

发布时间:2023-12-18 14:52:27 本文来源: 创始人

微信图片_20231204132011

01

从悬浮的个人,到院落中的行动者

我叫常嫽嫽,从2019年起,在成都的老旧院落里“混”了4年多,今天作为一个对社区半熟的中青年,给大伙浅浅唠唠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穿梭在老旧院落里的感受、体验和收获。说来也简单,就是在老旧院落,建立真实联结。这要说回去到院落之前,我整个人其实都是“悬浮”的。就像这张照片,那个时候我刚从学校毕业。我学的专业它要求我们去到一个地方,参与观察至少三个月,然后写一篇基于田野调查的文章,作为毕业论文。我是四川人,选择了从没有去过的东北,独自待了三个月之后终于洞悉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从来没有真正走进过生活。不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特别是我自己的。我在生活,但我不了解我在生活什么。而当我自己都从未看见自己的生活,我却要去观察别人的,这是非常荒谬和痛苦的。毕业之后,我看到同龄人纷纷上班进入写字间,我gap了一年,选择了走进田野。这一次我不是观察者,而是参与者和行动者。但一开始我对社区、小区、院落是没有任何真实感的。我对老旧院落的第一印象就是门口总是有破破烂烂的椅子和长在椅子周围的老人。现在想来,这种青年人对真实生活的割裂感,和缺乏资源及陪伴的老年生活,或许都处于某种困境吧。

 

02

“另类”的工作

而这种相遇真的挺让人心动的。调研的时候走街串巷,让我觉得很新奇,上班就是到处找人聊天,而与真实的人、在真实场景中产生真实生活相关的对话,它带来巨大的充实感,我很快发现我很喜欢这个“另类”的工作,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而幸运地是院落也需要我们。这是我记忆里第一次开坝坝会,那是夏天的夜晚,整个院子人都出来围了大圈,老人、青年、小孩,就着门口一盏灯,院委会的姐姐和我交替拿一个小喇叭说院子的事,会一开完,大家就开始自筹斗钱改大门、安路灯。这种感受太奇妙了。

微信图片_20231206120416


03

摆摆摆,聊聊聊

跟居民的会议发生在各种场景,院坝里、麻将桌、饭店、茶馆、大马路旁、居民家里……到处发挥常聊聊的特质,到处摆龙门阵。这个过程我也慢慢被许多真实的、琐碎的、利益攸关的、又温暖的日常包裹,比如约开会时间,比起10点、4点的冰冷刻度,上午买完菜、下午接娃前是更有人味的表述,这背后是一整套稳定的本地生活节律。不管多着急的事,买完菜再说。我们老大也说,你就去试,我来兜底。这些稳定支撑着我每一次鼓起勇气去探问,去主动跨出那一步,大部分时候,投出的石子都能收获立竿见影的回响。


04

行动带来持续改变

忙着生活的哥哥姐姐大爷大妈爷爷奶奶们,但很快就行动起来,栽树、搬砖、画黑板、刷墙面、建教室教小孩……这些微小的发生在附近家门外的公共行动,联结人与公共环境的关系,带来持续的改变。有在小区楼下的花园共建,有在巷道中的整理与美化,有在街道上的交通疏通和绿化。这些改变看似简单,其实每一个背后都有海量的细节,和许多的曲折,就像一个词从第一个人传到第一百个,可能已经从苹果变成了外星人。苹果有没有可能变成外星人?这个问题不由我来回答。我在这中间学会的是接受必然到来的、不可预计的变化,并试着修炼作为社区发协作者的道与术。


05

院落有自己的生命力

作为协作者,改变或许由我们第三方所促成,但其实在我们去之前他们就有这样的需求和资源,在我们到来之后仍然也是他们自己去提出并完成行动,我们或许能松一些土、浇一些水,但生命力是来自院落自己的。院落有自己的生命力,有自己的经验和朝向。我们经常会在从居民们的行动中,发现许多我没听过的故事、没有过的经验、学习我不晓得的技能,听到许多背后的需求和渴望。这时好奇、欣赏、赞叹和联结,足以让原本就存在的生命力迸发,成为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改变。这里也想邀请大家感受一段我自己用手机拍的小视频,记录一个老旧安置片区里一个名叫“好望角”的休闲区的共建。在唠嗑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位路过的姐姐对未来这里怎么使用很感兴趣,她问有没有可能在这儿搞点亲子活动呀?我眼前一亮,可以的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视频里的桌面,桌角上有一个数字,桌中间有一个圆,有人猜到这个桌子以前是做什么的吗?对,这是吃火锅的桌子,店子倒闭、居民们收来安上的,中间留了个插伞的空。这是居民参与营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而且非常珍贵的,来自本土、非常野生的智慧。视频的最后,是几个小男孩儿叫我一起打篮球,其实我也就跟他们打过一回十几分钟,但好像就足够建立可以再打一次的关系。那天是周日,我在好望角画完画、走过这些小男孩、去附近的打印店,路上突然有一种感受,是我真的融入了这里的生活。虽然我脸盲地叫不出小孩们的名字,但这声“阿姨”可真是好听。


06

不只是打一份工  更有具体的人

后来我发现自己不仅脸盲,同时还患上一种毛病,那就是分不清别人的年龄。前不久我们一堆志愿者在一个小区搞了一天绿化,结束的时候有人感叹哎呀,没想到今天是这么过节的。什么节?我疑问,竟然是重阳节。我才发现他们许多算是60岁以上的老人了。可是他们多有劲儿啊,我甚至很难从同辈青年中感受到这样的心境和行动力。难怪有人说,退休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公共生活。但这些老人为什么愿意走出家门、走向公共呢?我又一次发自内心地好奇“你们到底为啥愿意做这些?”“是真的觉得很快乐吗?还是说家里就没有其它事烦心的?”谁知姐姐一口回绝,“累死了!哪儿快乐。至于担忧的事多了去了好吧!”


“那到底为啥呢?”


 姐姐叹气,“一个嘛,确实住在这里,希望小区里好一点。二个嘛,是因为你,你是愿意做事的人,换一个我可能不认;还有我想着我女儿出去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我也希望她能遇到愿意帮她的人,所以我就像面对小孩一样面对你。”哦,那一刻我才晓得,原来我不仅是阿姨,还是小孩呀。我和他们的关系不仅是工作的“公务”,还有着对具体的人的信任和关爱。


07

在老旧院落,创造真实生活地意义

不过我那天决心把握机会问到底:“这是你们,那其它居民呢?他们跟我又不熟,他们为什么愿意来呢?”“他们就不是看你啦,是我们喊来的呀。”她指向在座几位姐姐:“我跟她原来是一个生产队的,她又是另一个生产队的,她家里亲戚很多,还有她会喊着她邻居,我们各自把各自的亲朋好友楼上楼下喊来,就凑起了呀。”哦,这就是老旧院落,人的关系错综盘绕,就像雨林里茂密的植物交织着枝条和根系。而当我纵身跃入这片雨林,不是落到水泥地面上,而是落入一张网,有温度的、有弹性的、回响着的网。网络联结着的每个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被看见、被认同、被需要、被爱的渴望。它充满渴望和不确定性,如此复杂,又如此迷人。


幸运地是我也在其中,在网络里生活着的、在每个当下真实地颤抖着、联结着。这样的网络好像给人一种力量,能够去面对艰涩难懂、永不停歇的现实生活。你能够去体会它,更能够拨动它。当我真正在行动中实践着建立联结、打开空间、甚至小小地改变世界,我好像在这里创造着自己一部分生命的意义。


08

创造自己内心的、生活的、附近的、公共的世界

生活的意义当然不止于老旧院落,生活在每一处;联结不止与人,还更可以与自然。曾和一些朋友脑洞一个小活动“翻起你身边的地砖”,看看水泥下生活着的昆虫和植物;也渐渐习惯小小地垃圾分类,把厨余堆肥在阳台种点绿植;忙碌间隙坐上网约车,有时可以短短时光了解一个人平凡又波澜的半生;走过一个老院子的门卫室,可能碰见他们在炒菜、还可以看见门内的床和电视,就好像看了一个生活着的展览。你注意过成都街头种的菜吗,用各种各样的容器在各种各样的地塌,有的真的很有创意,别具美感。如果有意愿还可以注意下自己小区的保洁,他们什么时候上班、在哪吃饭、住在哪里呢?附近还可能有各种老店,要花时间找一找;还有收废品的车子,总是会固定出现。


如果你对现有的、自己的生活或附近感到不满,那是最棒的了,看见困境、肯定需求、接下来就是行动。希望我们都敢于去创造自己内心的、生活的、附近的、和公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