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加减乘除改革街道社区体制,深入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一、背景与起因
武侯区位于蓉城锦江之南,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面积75.36平方公里,辖13个街道办事处、87个社区,常住人口138万,是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文化底蕴最深厚、商贸经济最发达、科教资源最富集、常住人口最密集的特大城市中心城区之一。随着近年来城市人口持续增加、经济业态转型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调整,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更加广泛、公共服务短板日益凸显、社会治理“利益摩擦”逐渐加大,城市能级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城区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突出表现在:一是权责不等、压力负担不平衡。街道职责定位不清、权责边界模糊,职能部门将大量行政事务安排给街道,放责任不放权力,给压力不给资源,导致街道权小责大、权责不统一,人员机构冗杂、运行效率不高。在压力层层传导下,社区“被行政化、被机关化”,承担过多行政事项,“小肩膀挑着大担子”。二是重物轻人、主责主业不聚焦。在传统GDP导向考核指挥棒引导下,街道偏重经济指标,集中大量人力抓项目、抓税收、抓招商引资,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虚化、弱化、淡化。社区自治组织偏离职能定位,加挂牌子多、出具证明多、检查评比多,深入群众少、整合资源少、提供服务少,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发挥不够精准有效。三是缺乏合力、多元参与不充分。社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领域改革,社会治理动力和公共服务渠道来源单一,政府经常大包大揽、错位越位并存,社会组织参与不够、承接不力,居民群众缺乏主人翁意识、习惯被动等靠,导致追求共享易、共建共治难。
近年来,武侯区委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突出党建引领,深化街道社区体制改革,放权赋能做大权责对等“加法”,减负健体做精主责主业“减法”,统筹协调做优精准服务“乘法”,补齐短板做实简除烦苛“除法”,积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武侯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三社联动”机制探索获评“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二、做法与成效
(一)在赋权提能上做加法,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核心力量。一是聚焦六项主责主业。结合党政机构改革,持续深化街道职能转变改革,明确街道加强基层党建、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区平安等6项主责主业。厘清区级部门、街道、产业功能区职责边界,将街道原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经济职能向投促、税务等职能部门和产业功能区转移,把街道从直接抓经济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抓营商环境建设。二是赋予五项参与权力。坚持重心下移、权力下放,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区级职能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考核权和选拔任用征得同意权、对辖区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对辖区公共事务综合管理权、对辖区规划参与权等五项权力,增强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的“话语权”。建立街道权责清单和事权下沉准入审批制度,对清单以外新增下沉事项,由区法制部门审核并经区委、区政府审批同意后方可,切实做到事随职转、权责同步。三是提升基层组织能级。健全“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院落)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体系,实现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将社区干部纳入全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开展“精准提能” 行动,构建“社区书记月讲坛”竞进拉练、“小专班培训”“社区伙伴培养计划”等实践载体,建强用好带头人队伍。实施“社区后备干部孵化行动”,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化岗位薪酬体系,参照成都社平工资1.2倍确定薪酬标准,探索从优秀社区书记主任中公开考核招聘街道事业人员,让优秀人才待遇有保障、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盼头、上升有通道。
(二)在简政归位上做减法,强化街道社区担当主责主业导向。一是优化街道“6+2+4”机构设置。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将街道原设的14个内设机构整合为综合、党群、社区发展、社区治理、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6个办公室,变“向上对口”为“向下对应”;设置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和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等2个事业单位,以及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司法、投资促进等4个派出机构,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把该放的放彻底,该服务的服务到位。二是推进社区“减负健体”。深化社区治理机制改革,将原社区工作站职能从社区“两委”中剥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组织开展专业服务。落实社区“减负十条”,将社区证明事项从313项缩减到15项。完善社区党组织履行职责事项、居委会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事项、居委会依法依规协助政府工作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政务服务事项等“四张清单”和社区工作负面事项清单,真正让社区甩下包袱、轻装上阵。三是调整考核评价指挥棒。取消对街道经济指标考核,强化对抓党建、抓治理、抓公共服务、抓营商环境刚性考核,取消区级部门对街道直接考核和对社区评比考核,清理规范区级部门在社区工作机构和加挂牌子。全覆盖开展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行主体责任述职评议,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评优、班子考核等挂钩,引导党组织书记凝心聚力抓党建、严实履行第一职责。
(三)在共建共享上做乘法,放大各方主体参与治理整体效应。一是组织联动增强共建凝聚力。深化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兼职委员”制度,吸纳920余家驻辖区单位和“两新”组织为成员单位,推选540名党组织负责人为兼职委员;街道、社区分别与驻辖区各领域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责任书和项目协议,年均开展签约共建、项目认领、结对帮扶等活动3000余个。推行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区级部门双向评议,建立以社区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标准的社区治理评价体系,每半年开展一次互评,凝聚共建意识,提升共建实效。二是多元参与汇聚协同驱动力。深入推进社会组织与党组织“双孵化”,引进和培育社会组织1800余个、专业社工人才600余人,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三社联动”机制。统筹街道、社区、街区、商圈楼宇、产业园区布局,建设党群服务中心96个,大力实施以“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去形式化,改进服务” 为主要内容的亲民化改造,让群众愿进入、易参与、能共享。围绕老旧院落改造等痛点难点问题,通过党组织广泛发动居民自治组织和居民议事会充分沟通、协商解决,做到社区工作社区议、群众事情群众办。三是撬动资源提升持续发展力。把政法、民政、文化等20多个部门投向社区的项目资金统筹起来,创设“社区发展治理专项保障资金”“社区发展治理专项激励资金”,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基层。在全省率先成立社区发展基金会,发起成立13家社会企业,建立社区专项基金、微基金36支,构建社区公益生态圈,增强社区持续发展“造血功能”。
(四)在攻坚拔寨上做除法,补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弱项短板。一是推进“三个覆盖”消除党建空白。聚焦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深化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攻坚行动,依托主管部门和街道、行业协会、商会设立行业性党组织,统筹推进产业功能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和互联网业等新领域党的组织建设,让各类组织融入区域化大党建。推行小区党建“五步工作法”,推动党组织向小区院落延伸,向物业机构和业主委员会拓展,把各类群体以“组织”形式实现“再组织化”。二是集中整顿提升清除软弱涣散。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对评定的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实施“区级领导牵头协调、一个后进党组织一个方案、一个专班集中推进”机制,聚焦政治性不强、凝聚力不够、组织力弱化、服务能力差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顿提升,近三年共完成12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晋位升级。三是实施“互联网+”摈除繁琐流程。实行政务和公共自助服务一体机进社区,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业务办理平台,实现了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广“互联网+双报到”党员志愿服务体系,“线上认领、线下服务、网内互动、网外解决”,做到了“联系键对键、服务面对面”。
三、思考与启示
一是党建是引领,党建有力才能实现治理有效。创新基层治理体系,要坚持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确保基层社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一方面,要发挥党的独特组织优势,用好遍布各领域的基层党组织,把党员凝聚起来、让组织活跃起来;另一方面要发挥党组织的整合社会功能,用好各类社会组织,用体制内组织带动体制外组织,用党的资源撬动社会资源,协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的治理新格局。
二是改革是动力,体制创新才能实现推陈出新。街道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深化街道社区体制改革是创新城市基层治理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也是形势所向、问题倒逼,一招破题、满盘皆活。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更多资源管理服务向街道社区下沉,让基层有权有人有物,保证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事情有人办,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良治是共治,同心同力才能实现同向同行。基层治理创新是党建引领下的整体建设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新型城市基层治理体系,要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基层政权为基础,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有效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治理主体的力量资源,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和社会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创造性,以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是党心连民心,服务群众才能实现凝聚群众。“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民服务的事情没有小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创新城市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带动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一件一件地精准办好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一以贯之地巩固和强化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