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成都 · 迎大运 | 2020春耕计划圆桌派回顾①:耕新社工谈新城社区微更新
导读
2020年1月28日,成都市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围绕“走进真实的老旧院落治理项目”主题邀请2020春耕计划项目伙伴进行圆桌对话,一同回顾项目进展,并深入讨论项目中的困境与解决方案,共同学习如何应对项目过程中的各种冲突,以期推动居民参与。
对话机构
四川尚明公益发展研究中心
成都社区行动公益发展中心
成都天府新区公艺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成都市武侯区耕新社会工作中心
项目督导
李健强
四川尚明公益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活动协作者
韦罗东
成都社区行动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
春耕计划圆桌派,我们谈了些什么
1
项目进展回顾
项目背景
新城社区是簇桥街道老旧院落最集中的区域,在2020年6月合并了社区,现有100多个院落,70%以上是老旧院落,老旧院落的特点是人数特别少,每个院落的平均人数是283人。项目调研时发现新城社区的小微老旧院落存在一些包括住户的老龄化、公共空间不够人性化、自组织服务度和参与度不足的问题。
基于调研发现的问题,项目以公共空间作为切入,引导居民自治,综合提升老旧院落的公共空间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本次春耕计划主要落地在两个院落:第一个点66号院是在龙井南街,团队从美观、功能、人气、公共、安全、管理六个维度来调研公共空间的情况,66号院在各个维度之间差距比较大,特别是在管理这个部分,基本上是失效情况;第二个选点龙锦晓筑是在双拥街63号,龙锦晓筑是一个电梯公寓,是老旧院落里非常难得的一个高端住宅,但是现在已经不太行了,它的整体情况比66号院稍微好一点点,但是它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住户老龄化,院落内70、80岁老人很多,院落内缺乏活动空间,院落外老人腿脚不方便,老人基本没有地方活动、社交。
项目进度
项目从2020年8月开始,目前在项目中期阶段,正在进行公共空间参与式微更新,自组织培育工作坊和公共空间运营/活化工作坊的推动工作。
项目首先调研了选点的问题,两个院落的选点其实是在居民的参与下的选点。最开始项目不确定具体改哪个公共空间,后面是由居民来决定的。通过调研和启动会,商定了改造活动室。
66号院目前是被门卫私人占用开了一个麻将馆。其它的居民没有办法很充分地去使用这个空间。而且空间非常脏乱,没有窗户,采光也不足,空间里面有个厕所,在没有窗户的条件下,通风也不足,空间的环境比较差。
龙锦晓筑目前的问题是院落内空间比较有限,户外空间有一个大块的活动空间,但是周围的植物很茂盛,空间可利用的面积很小,也没有顶棚,也没办法遮风挡雨,老年居民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 66号院活动室:脏乱,采光不足,缺乏妥善管理
▲ 龙井晓筑户外平台:面积小,无顶棚,空间规划不合理
项目第二步开始了参与式设计工作坊。主要目标是在设计师和社工的带领下,跟居民一起讨论两个空间的改造方案。66号院开展了3次工作坊,龙锦晓筑开展了4次工作坊。最后讨论出龙锦晓筑改造方案。项目在原来面积的周边进行了扩宽,然后在上面加了顶棚。改造稿在和居民反复沟通下大概改了三次,主要是库房的面积、顶棚的材质等问题。最后定了方案。66号院主要是室内空间改造,通过开窗解决通风和采光的问题。另外,还通过对室内墙面和排水系统的改造解决室内卫生的问题。
▲ 66号院改造方案
▲ 龙锦晓筑改造方案
龙锦晓筑的空间改造部分,因为改了三稿改造方案,在最后的方案里超支预算大概三千块钱。项目过程中跟社区、施工方、居民一起沟通以后,解决方案为社区出一千元,施工方减一千元,居民众筹的一些资金。大家在整个微更新的过程中就是边做,边加内容,包括去引导居民去参与讨论运营制度等等。
项目困境与解决
具体情形
开窗vs不开窗
66号院的活动室,项目计划开一个大窗和一个小窗,但是在开大窗的部分遭遇了瓶颈。66号院落里面有一个赵氏家族,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弟弟是门卫,哥哥是自组织小组长,姐姐是院落里难以沟通的代表,他们之间关系非常微妙。项目的开窗方案其实是哥哥跟居民们一起讨论定下来。但是这个方案受到了姐姐的反对,姐姐觉得开窗要破坏承重墙,其实开窗的墙不是承重墙。但是姐姐坚持认为破坏承重墙,不能开窗。姐姐甚至闹到社区,社区的书记和主任不堪其扰,觉得姐姐一直这样闹下去也不是办法。项目团队思考,如果一个窗户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采光和通风的问题,也可以接受。最后和社区协商下来,采取了妥协的办法,大窗先不开,再做一些其他内容的改造方案。这个结果让姐姐很满意。但是其他的自治小组成员很失落,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被社区重视。所以后来社工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安抚我们其他自治小组的成员。
▲ 参与式设计工作坊
退出 vs 抗争
开窗问题导致了一些连锁反应:66号院自治小组的成员常常嚷着要退出。在开窗问题争论期间,姐姐每天都在院落里面骂人,组员觉得姐姐过于强势,很多成员受不了。他们最开始也要想去抗争,社区书记和主任也支持项目团队和自治组织去抗争。但是姐姐实在是能量过于强大,精力过于旺盛。加上自治小组的成员其实不是特别稳定。虽然说在团队的努力下只是嚷着要退出,并没有实际退出,但是小组内部还是充满低气压。目前66号院自治小组的团队动力问题和与姐姐关系的问题,是项目最棘手的一个问题。
预算超支VS众筹
龙锦晓筑的居民众筹看起来很顺利,其实并不是。龙锦晓筑是一个商住小区,在组织居民众筹之前,自治小组是很没有自信的。自治小组觉得要去找居民筹钱,居民肯定不愿意,居民捐了钱以后对自治小组肯定也有很多要求,对于众筹这件事畏难情绪很高。项目团队跟社区沟通,社区非常鼓励众筹活动,提供了一些其它院落众筹成功的案例。项目团队经过了大概一个多星期的沟通与鼓励,自治小组终于决定尝试做众筹活动,结果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一千块的筹款目标。这件事对于自治小组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提升。众筹结束后,自治小组就很积极地跟项目社工讨论众筹经费怎么公示、资金怎么管理的问题。众筹活动对龙锦晓筑自治小组的成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龙锦晓筑居民众筹活动
反思解决方案
推动强势的居民一同工作的方法
66号院的自治小组只有三个人,其它的居民都不愿意加入。一开活动、开会都找不到人。本来就只有三个人的情况下,自治小组组长腰又受伤了,生病住院。然后每一次开会基本上就是两个人。
在自治小组本来就不稳定的情况下,针对特别强势的居民,如果一直闹,自治小组应该怎么处理?项目团队应该怎样去支持他们?特别包括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以及如何鼓励他们继续推动工作。比如目前66号院自治小组的团队动力问题和与姐姐关系的问题,就是项目最棘手的一个问题。
溯源问题
针对项目中姐姐的问题,项目团队单独与她沟通过几次,前几次并不是很乐观。后来社工又上门去沟通了一次,这次她表现出了对社工的接纳态度。沟通中她表达了以前她一直在为小区做事情,也就是现在这个自治小组没有成立的时候,是她和另外一个居民在管理小区,他们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又得不到居民认可,后面就退出了。然后她还和社工反馈,现在这个自治小组要做的事情不合自己的心意,比如说我们去年那个项目改花台,姐姐觉得应该按她的想法去改。
在开窗事件上,姐姐的弟弟在做门卫,他在管理这个空间,一开始他把这个空间用做自己的一些营收活动,现在通过改造把它重新变成公共空间之后,空间的运营会归自治小组管理,就会影响弟弟的营收。
成都市武侯区耕新社会工作中心2018年在武侯区民政局的支持下已经对66号院落进行过门口点位的改造,今年在春耕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继续对其进行改造活动。姐姐其实还占用了小区内大量的绿地在种菜的,对于现在的改造她是有危机感的,所以才会有一步步被紧逼的感觉。
可能性探索
补偿与沟通
门卫占用公共空间进行营收,可能在很多地方都有一个叫“历史合法性”,就是我们十来年都是这么经营的,突然项目团队一来就给叫停了,实际上都会引起抵触。但是需要考虑,到底是项目去把它给“端”了,还是社区里利益相关的业主共同讨论完以后,可以给之前的经营者一些补偿,如何有效地与之前经营者的对话,可能是项目团队可以去尝试的。
冲突管理中的升级与降级
姐姐曾经为院落做出过很多贡献,也可以考虑将姐姐吸收到居民自组织当中,尝试修复姐姐与自治小组成员间的关系,充分表达项目态度,愿意吸纳姐姐的意见于空间微更新的设计中,让其获得更多认同感。通过保留她的话语权,使其态度能够转变,再将姐姐的态度转变作为项目的突破点。
项目中与在地居民间的冲突管理选择降级还是升级,这决定了后续项目的走向和项目的成效。如果将冲突过程中的破坏性能量转化成建设性能量,就可以推进项目的开展。
项目介绍
新城社区老旧院落公共空间微更新及治理水平提升项目
以小微老旧院落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微更新为切入点,动员社区居民(特别是党员)和社区资源的广泛参与,以建筑设计和社会工作为专业支撑,培育和赋能院落自治组织主导居民动员、公共空间运营、社区资源协调等院落治理工作,推动小微老旧院落治理水平提升,总结和推广小微老旧院落治理的有效途径。
项目资助:成都市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
项目落地社区:成都市武侯区簇桥街道新城社区
项目执行:成都市武侯区耕新社会工作中心
机构负责人 廖子钰
机构负责人 廖子钰
项目督导 杨婷
项目负责人 蔡青
感谢关注2020春耕计划
我们下期「春耕计划圆桌派」回顾见